還算不上是咖啡成癮者,不過生活中要剔除"咖啡"這個元素,也幾乎不可能。
高中時喝了第一杯咖啡,然後就跟這兼備濃烈以及苦澀的飲品結下了不解之緣;從即溶包喝到黑咖啡,從學校一路走進職場,不論喜悅或苦澀,咖啡的香氣總是縈繞身旁,像忠實的情人。
大學時很愛泡咖啡館。士林捷運站旁的真鍋因為地利之便,成了我最愛流連的所在。喜歡它明亮乾淨的設計,更愛它背景音樂的輕柔--我想我永遠也無法習慣許多"流行"的咖啡館放的搖滾樂或是其他我一概歸類為"很吵"的任合音符。
優質的咖啡館真是個宜於相聚或是獨處的好地方。有知心好友可以暢談時,咖啡無疑是優美的良伴;而一個人想打發時間的時候,一本書,一杯香氣四溢的咖啡,一個下午就是說不盡的舒適和悠閒。
學校裡的咖啡廳也是我常"出沒"的地方。大一大二的學生閒時間最多了,我的課後活動便是跟閨中密友喝咖啡,天南地北的聊書、聊音樂、聊心情。友誼伴隨著咖啡香,抽長、滋長,終至牢不可破。
當然咖啡香也不盡是伴著美麗回憶的。大一那一整年,因為聯考的失利,為了不想讓父母失望,只好參加轉學考試。應該很悠閒的大一生活,我卻常常必須在下課後到南陽街報到。苦悶是那時的心情寫照,我常常都會從外雙溪徒步走到士林捷運站,搭捷運,去以前新光三越旁的肯德基,坐在三樓玻璃窗旁,面前是速食店稱不上品質的咖啡(原諒我這麼說),又冷又苦,像我生死未卜的前途。
後來當然是沒考上的,我倒反而有點鬆了口氣的感覺。班級裡可愛的朋友們寬容的接納我的孤僻冷漠,給我無私的友愛和關懷,我因而有了牽掛,捨不下。
後來畢業了,跟著來的生活就是工作。職場自然不再悠閒也失了天真,在努力學會對許多事無動於衷的同時,咖啡更是我有力的支持。偷閒泡一杯,光聞著,都有心滿意足。
因為個性裡的大而化之,對咖啡的品質,我幾乎可以說是毫不挑剔來者不拒。除非我的味蕾強烈抗議食道會自動逆流,否則咖啡啊,有都好啦~~
記得有回跟爸媽去陽明山,不慣山路的我在一個下午的折騰後,已經快趴下了。搖搖晃晃下山時終於看見路旁有販賣罐裝咖啡的小販,我即時撲過去交出二十元換回一罐伯朗,"啪"一聲打開,灌一口,啊,這就救了我的賤命。
所以每次聽見有人義正詞嚴的說,他不喝爛咖啡的時候,我都會非常心虛,因為,我喝的常常都是,爛咖啡~~~==
週末即將來臨,盛夏的午後很適合咖啡香呢!找間可愛的咖啡館進去坐坐吧!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風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