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題材的關係,「晚安,祝你好運」成了我極期待的一部片。
長春戲院的早場,觀眾稀稀落落。我不太肯定是因為時間,亦或是片子本身導致這部榮獲奧斯卡提名的鉅片,在星期天的早晨並未出現座無虛席的場面。
性格巨星喬治克隆尼的父親尼克˙克隆尼正義感十足,在家鄉辛辛那提擔任主播長達三十年。當年艾德華˙蒙洛(本片主角)的事蹟是他們那一輩的典範。因此喬治˙克隆尼說:「【晚安,祝你好運】其實是向我父親、蒙洛,及所有無畏當道新聞工作者的致敬的一部作品。」
影片以黑白手法鋪陳,敘述1950年代美國瀰漫的恐共氣氛,害怕共產黨全面赤化的恐懼讓美國這個標榜捍衛自由的社會人心惶惶。 此時參議員麥卡錫則利用這種人人自危的心理,在毫無具體證據的情況下,隨意污衊、指控任何不隨之起舞的個人有親共的傾向,意圖將這種恐懼的氣氛無限擴大,並進而塑造麥卡錫本人堅固的政治地位。
在麥卡錫又一次故技重施,將矛頭指向一位在空軍服役的軍官,迫使這位軍官必須被停職,而軍官之子又被要求指證他父親親共時,這新聞被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記者艾德華˙蒙洛(Edward R.Murrow)知悉。蒙洛其時正是當紅節目【面對面】的主持人,他和節目的製作人佛萊德˙芬得利(Fred W.Friendly)決定將這不合理的麥卡錫主義在節目中披露,以拋出議題的方式,企圖引起社會大眾的重新省思;言論及思想自由得來不易,這是全人類最珍貴的成就,如今麥卡錫已近乎白色恐懼的方式侵蝕這珍貴的自由,廣大的美國民眾還應該保持沉默嗎?
於是蒙洛的【面對面】節目利用了媒體的普及優勢,形成一股輿論;社會各界在蒙洛的衝頭陣之下,紛紛表達了反對甚至不滿的聲浪。蒙洛和佛萊德的第一個勝利,便是那位被污蔑的軍官,官復原職。
然則媒體的勝利也並非全無代價。在CBS內部,大老闆比爾培利質疑蒙洛失去電視台中立的立場,贊助電視台的廠商則紛紛撤手;蒙洛被麥卡錫以老手法指稱有共黨色彩,報紙評論也並非全面支持。空軍軍方向蒙落施以壓力,麥卡錫本人則以喊話的方式向蒙洛開戰。
但最大的打擊還是主播唐因為在節目支持蒙洛的看法,受到報紙評論的強烈批評,唐最終因為無法承受壓力(或是不甘心受誤解)而在一個清晨選擇開瓦斯自殺,為生命畫下一個不甘不願的句號。
麥卡錫終於遭到國會決議通過對他展開調查,蒙洛及佛萊德的堅持最終還是贏 得公平合理的對待。只是,節目因為贊助不足,及美國民眾的收視生態依然偏向娛樂節目的衝擊之下,蒙洛最終還是必須以離開作為結局。
【晚安,祝你好運】是美國片中少數不易商業利益為出發點的嚴肅題材,也因此,我份外覺得導演喬治˙克隆尼的用心值得肯定。據說這位性格巨星在影片開拍之初,因為籌不到拍片所需的750萬美元而必須以自家的豪宅作為抵押。這位影壇才子語重心長的說:「我總不能一直『瞞天過海』下去,否則到七十歲我能有什麼珍貴的東西留給後世?」
將傳奇英雄蒙洛演活的大衛˙史崔森,在片中表現十分亮眼。絲絲入扣的演技,恰到好處的姿態,將蒙洛的堅持說真話,堅持良心,堅持信念的性格表達的淋漓盡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大衛在片中的眼神-那是睿智而勇敢的知識份子才會有的,果敢堅毅的眼神。
而這眼神總是在黑暗處發亮,為良心發聲。
持平的說,【晚安,祝你好運】全片的鋪陳並不算引人入勝,但片中不段穿插葛萊美獎史上唯一連續三年(2001-2003)榮獲爵士演唱獎的黛安˙瑞芙所演唱的爵士歌曲,使整片增添不少韻味,也將1950年代的氛圍完全烘托出來。有點日記式的敘事方式重現當年事件的原貌,也讓觀眾見識到新聞工作者的風骨所在。
回味無窮是看完影片的感覺。回想著劇情,再對照當今多數民眾不願再親近的劣質電視節目,身為「識字的讀書人」,感慨是似乎是情不自禁的。傳播媒體位居「無冕王」的特殊地位,對社會,對個人,對真理,對信念, 是應該有比一般人更多的堅持,更高的檢視標準,更嚴格的自我規範的。 但是我們現時的媒體顯然完全忘懷身為新聞工作者的使命,只知一味媚俗及迎合大眾,念茲在茲的是用灑狗血的方式抓住觀眾愛偷窺的心理,好締造亮眼的收視率。一個個如狼似虎的攝影鏡頭對準的是政客氾濫的無恥言詞,是遭逢悲劇的人民痛苦哀嚎的扭曲面容。SNG連線災難的現場,一個個愚蠢不堪的問題不段重複:「請問您難過嗎?」、「請問你是不是很痛?」
媒體的水準低落至此,我常自問,電視機前的我,應該也是有責任的吧!或者我們也可以說,我們的傳媒反應的,其實是普羅大眾的口味及水準。 而大學院校林立的台灣,研究所一間間成立的台灣,我們的水準,就是如此。 蒙洛在片子最後一幕的一場演講中說了如下的一段話:「This instrument can teach. It can illuminate and it can even inspire. But it can do so only to the extent that humans are determined to use it towards those ends. Otherwise, it is merely wires and lights in a box.」
媒體是應該被教育的,但身為觀眾的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為今日傳媒的不堪負起責任呢?
參考資料引自http://blog.xuite.net/pandasia/GNGL/6045144